Search

《文化的傳播,仰賴高娛樂性的載體》

  日本演員渡邊謙最近在一篇哥吉拉的訪談裡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文化的傳播,仰賴高娛樂性的載體》

  日本演員渡邊謙最近在一篇哥吉拉的訪談裡,談論到日本的電影「太溫和」。渡邊提的兩部電影,也是老爹最喜歡的作品,而這兩部電影在好萊塢的工業成熟體制下,顯得相當有娛樂性而平易近人。

  老爹覺得會造成太溫和的原因,台灣跟日本很像,就是不敢用高娛樂性的態度去詮釋自己國家的歷史,《末代武士》議題很沉重,但他娛樂性也相對高,剛好抵銷沉重的氛圍。哥吉拉也在探討日本文化問題的癥結,但在高娛樂性的手法下,反而營造出更有衝擊性的挖掘。

  高娛樂性的前提,就是建立在繁複的衝突上,比起電影跟電視劇,電玩大多是建立在大量衝突上的敘事媒體。PS4上的《對馬戰鬼》描述蒙古入侵日本對馬的歷史,因為這款遊戲,美國製作人被日本政府指派為觀光大使。

  老爹最近看到一篇文章,探討為什麼台灣漫畫不被本土影視改編的青睞,文章用很多方向旁敲側擊的去討論,但其實最單純的原因,就如度編謙說的「太溫和」,也就是缺乏娛樂性。之所以缺乏娛樂性,是因為我們顧忌娛樂性對於歷史會不敬,但看電影《末代武士》、電玩《對馬戰鬼》就知道,這兩者對於歷史的詮釋跟真實史料有些出入,但至少有深入到一個國家的文化精神,台灣的《返校》電影改編,至少也多少作到類似的事情。

  文青跟一般大眾認知裡的「娛樂性」,其實有很大的距離,而台灣漫畫裡的娛樂性,大部分也遠低於一般大眾認知的標準,平常沒有接觸日本漫畫的人,更不知道日本少年漫畫的魅力凌駕國內文人風格的作品。小時候對於日本文化有興趣,也是因為在日本動漫高娛樂性的創作裡,拉麵、壽司、煙火慶典都是創作的附加文化,不是被刻意呼籲的文化情懷,最重要的還是機器人、四驅車能吸引我們。《神劍闖江湖》更是高娛樂性的歷史詮釋題材,反省明治維新的利弊,我們台灣漫畫幾乎看不見這樣的創作。

  通俗文化比起少數的藝術創作,更容易承載一個民族集體的歷史情感跟意識。「好」的作品,跟「有娛樂性」的作品,有時候兩者也相差甚劇。

---------------

渡邊謙:「哥吉拉的咆哮令世界震撼」
https://www.nippon.com/hk/people/e00066/?pnum=1&fbclid=IwAR0asEAAsOHnydW_jJFllwUZNqSDWqDp48OFsUZe1DuZax2VCfOTMGhm2QY

本土漫畫不受戲劇改編青睞 3大主因曝光
https://www.mirrormedia.mg/story/20210702insight011/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在繪影的足跡裡為自己的孤寂尋找答案, 在大銀幕裡找尋找下一個流浪的理由。 日式手沖的耶加雪夫,是我人生的味道 播放演歌的居酒屋,是我靈魂的底蘊
View all posts